堅持以不偏不倚的態度, 為港人揭露各種消費者陷阱

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fraudulent business practices, defective products and poor services.

唔想被騙?三招教你防範「社交工程」詐騙
社交工程是指在資訊保安方面操縱人的心理,使其採取行動或洩露機密資訊。有別於社會科學中的社會工程,這是種以收集資訊、欺詐或入侵系統為目的的信任騙局,已發展出各種技術手段,並可能用於犯罪。

「喂,這裏是入境事務處…」,這句對白是否似曾相識?來路不明電話你收過幾多個?對方通常自稱是政府機構,謊稱懷疑你涉及不當買賣,必須即時提供銀行資料以作證明,否則將面臨刑罰。

其實這是「社交工程」(social engineering)詐騙的常見手法之一。想要避免墮入「社交工程」的陷阱,就要留意以下的防範對策。

甚麼是「社交工程」詐騙?

「社交工程」詐騙是一種「信任騙局」,騙徒往往會偽冒他人,例如假扮政府人員或你的親友,透過仿冒電話、電郵、網頁、社交平台等,游說你提供銀行戶口資料,或直接向他們匯款。一旦你感到驚慌失措,自亂陣腳,就很容易上當,隨時損失慘重。

兩大常見詐騙手法:
  1. 漁翁撒網式
    騙徒以「有殺錯冇放過」形式,廣泛地於不同平台發放詐騙資料,坐等受害人上釣。例如假扮快遞公司發放有假網頁連結的「釣魚訊息」手機短訊(SMS)、又或於社交媒體偽冒為投資達人,不斷刊登廣告及分享獲利心得,以哄騙受害人交出銀行或信用卡等資料。
  2. 集中攻擊式
    這類騙徒通常會盗用他人照片設立假社交媒體帳戶,然後細心研究你的社交平台內容,因應你的喜好與你談心。一旦你降低戒心,騙徒就會向你索取金錢,讓你自願不知不覺地跌入詐騙陷阱。
防範詐騙有辦法:
一、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
要切記,銀行與政府機構都不會向你索取一次性密碼(OTP)、賬戶密碼、信用卡安全碼等敏感資料。如有懷疑,應主動與相關機構求證。

二、發佈個人資訊要小心
不要於社交媒體分享過多的個人資訊,發佈個人訊息前應謹慎,避免騙徒用來編造故事,訛稱是你的親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