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持以不偏不倚的態度, 為港人揭露各種消費者陷阱

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fraudulent business practices, defective products and poor services.

深水埗 一樓一 : 尋歡變成求警協助

「一樓一」在香港遍佈各區, 雖然未至於像7-11便利店般「梗有一間在左近」, 但也可以算是遍佈全港九。 這次向我們擊鼓鳴冤的讀者,本打算在除夕當天「鳴砲」,為2022年美滿埋齋, 想不到換來的是「一肚氣」, 還要導致報警收場。 現在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個案:

事緣當天, 這個讀者到深水埗福華街116B一樓的一所鳳樓打算光顧, 在進門口前, 雙方議好價格,$600全套服務。

怎料進門後, 鳳姐突然「改口」,堅持雙方在交易過程中, 必須佩戴口罩。 所以讀者覺得很詫異, 而且很不滿, 因為進門前沒有說清楚。

這時候鳳姐還沒有脫衣, 服務也沒有展開, 所以這名讀者要求離開, 鳳姐竟然發難, 擋著門口, 不讓讀者離開,除非他願意付$200。

讀者不甘受屈, 立刻拿起行動電話,撥打999 尋求警方協助。

最後結果如何呢? 因為在香港, 雙方情願而且達到合法年齡,光顧「 一樓一」並非違法。 即使警方來到, 也只會作一般市民糾紛處理, 最後當時讀者亦成功離開上址,幸保不失。可是, 他已經非常掃興,2022「埋年Q」失敗而回。

裁決

經過我們向「老馬識途」資深人士了解, 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, 這個行業的服務提供者也不會堅持配戴口罩進行交易。正所謂「做得雞唔怕柒大」, 性交易面對的各種風險絕對比新冠病毒高, 所以今次這名鳳姐的行為,可謂非常離譜。

我們尊重每人對健康的追求, 如果該名鳳姐真的很擔心新冠病毒, 如果客人拒絕配戴口罩,她只拒絕服務, 在自由市場的精神下, 是值得理解。但她卻用這個作藉口, 敲詐客人金錢, 實在可恥。

故此, 經過分析後, 這個個案被歸類為「證明屬實」。

商家不是之處
我們的建議
  • 當顧客拜訪鳳樓時, 務必在進門前商議好所有細節, 一旦進門後, 有什麼意見分歧,氣氛也會很尷尬, 勢必影響之後的服務流程。
  • 在對方脫衣後, 如果顧客單方面要求終止服務, 行規上可能也要支付一定的費用。
  • 一旦遇上糾紛,切記保持冷靜, 不要做出任何在法律上日後對自己不利的行為。緊記 - 雙方同意並且在合法年齡下, 光顧「一樓一」並無違法, 即使報警求助, 也對你自己的權利沒有影響。 所以務必要保持清晰的頭腦, 不要為自己增添無謂的麻煩。
  • 現今資訊發達, 光顧前請透過不同的渠道看看有沒有什麼評語, 減低「跌錢」機會。 不幸中伏後, 請像今次的讀者一樣, 堅持捍衛自己的權利並公諸於世, 以免再有下一個受害者。